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部卷九百一 (第3/5页)
按⻩帝有《內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钞撮精要。二部经內,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首,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宏畅圣言,故首称⻩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所谓脫牙角于象犀,收羽⽑于翡翠者矣。逮于吴太医令吕广为之注解,亦会合元宗,⾜可垂训。而所释未半,馀皆见阙。 余性好医方,道问无倦。斯经章句,特承师授。既而?研无?攵,十载于兹,虽未达其本源,盖已举其纲目。此教所兴,多历年代。非惟文句舛错,抑亦事绪参差;后人传览,良难领会。今辄条贯编次,使类例相从,凡为一十三篇,仍旧八十一首。吕氏未解,今并注释。吕氏注不尽,因亦伸之,并别为音义,以彰厥旨。昔皇甫元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近世华阳陶贞⽩广肘后为百一之制,皆以可留情极虑,济育群生者矣!余今所演,盖亦远慕⾼仁,迩尊盛德。但恨庸识有量,圣旨无涯;绠促汲深,元致难尽。前歙州歙县尉杨元cao序。 张朔 朔,官监察御史。 遇丧废祀议 伏准遗诏:皇帝已听政,合告郊庙。所司祭地?,无文合废。又按《曾子问》:“天子崩未殡,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所言五祀不行,即明天地之祭不合废。又王制: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注云:“不敢以卑废尊。”又按《舂秋》杜预注:“天王崩未葬而郊者,不为以王事废天事也。”今礼仪使牒引祠令,诸飨庙官有缌⿇以上丧,不得充飨官。此盖指私祭,不⾜为今⽇之证,请更参详,报礼仪使。 报来牒称:“天子崩,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所言五祀不行,即明天地之祭不合废者。谨按《曾子问》:“天子崩,五祀之祭不行,既葬而祭。”郑元注云:“郊社亦然。”然则五祀之与郊社之祭同也。则来牒所言五祀不行,则明天地之祭不合废,与郑元所云“郊社亦然”之义乖也。又按《曾子问》上文曰:“天子尝?郊社五祀之祭。?簋既陈,天子崩,后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废。”下文云:“天子崩未殡,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孔颖达云:“以初崩哀戚,未遑祭祀。虽当五祀祭时,不得行也。既殡,哀情杀而后祭也。”又云:“自启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已葬而祭。”此言无事时则祭,有事时则废。未殡前以是有事,既殡后以未启前以为无事。故王制云:“越绋而行事。”绋者,属于龙?盾之辕索也。天子攒涂龙?盾,谓殡时所设也。 今百官成服,准令祀诸祠,脐之⽇平明赴祠所。又《开元礼》云:“祠前七⽇受誓戒,散脐四⽇,致斋三⽇。”散斋之內,不得吊死问病;致斋之內,惟祀事则行,其馀悉断。苟或违此,则非为祭,以所崇严洁也。今若敛?赴庙,则严洁之道,是于乎废也;成服而行,则祀典之文,可得而逾也。且哀戚之杀,大敛孰与夫自启凶秽之甚?缌⿇孰与夫斩?未殡之时?非谓无事扌及衽之祭。可谓不遑。况皇帝即位,未告太庙。哀戚在疚,未许听政。如何告太祖以配北郊乎?参详古今,实难议祭也。 张琛 琛,始兴人,徙居韶州曲江。 吊旧友文 范阳卢氏子骧,与人交,必先熟仁信道德,然后旨迹无间,始卒之道必全。或重之以甘誉,固不腴于心;或风之以巧言,亦不间其旧。卢子之性达于元,卢子之机忘于言。雅好歌诗,昑风昅月,往往有前辈体调。七荐文曹,不为时遇,病乎其人。皇帝十三年,以故东观归,孝则达于乡里,悉得卢子事。一旦沈疴,医不去,卒于山阳。 呜呼!天付卢子之至道,而时违之;天生卢子之节孝,而时反之。命耶?以其欺天之盗跖,胡为福?以其达天之颜回,胡为促?时之为其跖耶?时之为其回耶?胡然子之为固,不及跖之时也?琛之措意,不⾜以书。孤山雕碧,寒⽔澄练,子兮已而! 张随 随,始兴人;徙居韶州曲江。容州司马凤初从孙。 耀德不观兵赋(以“明德尚道,怀仁畏威”为韵) 惟先王享国,建用皇极,制五服而有序,御四夷而在德。近不贡,必先威让之辞;远不庭,则修文物之则。以所止⼲戈而重仁义,遏寇虐而茂生植。夫洁其流者,在于源清;成其外者,在于內平。以德则天下顺,以力则天下争。故有武不黩,有兵不征。穆王之功何补,谋⽗之言可明。将其修己以推畔,曷若杀人以盈城? 于戏!至理之时,惟德是贵。柔其远而不袭,⾩其财而不费。以道义为⼲橹,以礼乐为经纬。是以文⾜昭,武可畏。借如舜帝在上,苗人不怀,虽蒇事于伯禹,终舞⼲于两阶。然后七旬来格,庶绩允谐。周文既兴,崇国不道。用戡时难,以奉天讨。矧?敌而未悛,爰因垒而自保。然后再驾云服,四方大造。盖由德所宾,信所亲,岂无五兵?且惧于暴物,况有七德,实在乎安人。人劳以所损元气,物伤以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