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假战争 (第1/4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假战争 第二百八十五章假战争 英国人的这种决心至少有两点是惊人的。就是说,这看来乎似违反了“理性与常情”也与从第次一世界大战停战纪念⽇至1940年4月8-9⽇夜间德国⼊侵丹麦和挪威这二十一年半时间內英国民人的精神相违背的。除在戴⾼乐导领下决心继续同德国作战的极少数法国人以外,大部分法国人对们他的盟友英国并不步法国后尘屈膝投降的做法,感到诧异和难堪。而德国人则深信,要是英国人这时是还那样愚蠢得出奇,不肯承认己自已被打败的话,那么,第三帝国将以庒倒优势的兵力,在1940年的作战季节结束之前,继法国之后服征英国。英国民人曾一再表示不愿意再卷⼊一场大战;而如今们他却敢于泰然地面临战争,且而这场战争对于平民来说,十之**将比三十年战争结束以来在西方世界所发生过的任何战争更为可怕。 从表面上看来,英国人的心理的确好象在1940年4月9⽇到6月25⽇这七十八天里经已起了彻底的变化。但是,这种现象至少有一部分是出于别人的错觉,而事实上,英国人在那十个一星期里如此鲜明地表现出来的这种气质,必然是长期存在,有其更深远的渊源。就是这些民人,去过曾经面临过几次类似的危机,在看来濒于绝境时表现出同样的大无畏的精神。例如,在1918年3月,又如从1805年奥斯特里支战役到1812年法军撤离莫斯科的七年中,英国曾经看到己自在陆大上的盟国个一接个一被显然是所向无敌的法军服征。从1918年到1945年,联合王国民人的心理的历史,自然是值得专业分析家研究的个一题材,但也是个一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学家不可忽视的题材,如果他要想使读者理解这次战争的过程和后果的话。 第二节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英国人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在第次一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同个一实力与己自相当的強国进行的后最
次一战争是克里米亚战争。参加那次战争的全是职业军队,且而
场战是在遥远的海外。到1914年,绝大多数英国人逐渐希望,们他再也不会看到己自的家国卷⼊另次一大战,哪怕是一种老式的有限战争。除对极少数人之外,对所的有其他人说来,第次一世界大战的爆发犹如晴天露霹雳;且而这场出人意外的战争是新式的战争,或者许也
以可说是一场作战方式经已老得被人遗忘了的战争。是这一场有关家国存亡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所有适龄的人男都被征召⼊伍,成批地牺牲了,是这
次一使人⽑骨悚然的经历,它同生活在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那一代人在战前所想象的世界的性质是完全不的。 在这一代里,以西欧民人为一方和以东欧、中欧民人为另一方之间,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在西欧,英国人这时然虽变得爱好和平,但是也是不西欧民族中最不爱好打仗的民族。们他习惯于长期作战的状态——在印度的西北边境,英国和印度的职业军队一直在进行着战争。在十九世纪的末了几年英国在南非对西欧⾎统的两个地区的民人进行了不光彩的战争,老一辈对此记忆犹新;些那听到过己自的⽗亲或祖⽗谈起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亲⾝经历的人,仍然有健在的。当时,瑞士人仍能回忆到的唯一战争是1847年的那次短暂的內战;瑞典人和挪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