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 (第3/3页)
116;,有时测量土地。然后始开规划哪里种植,哪里建房,哪里养殖,哪里采石…一切安顿好了,便设宴庆贺,推举首领。首领既定,又组织军队,进行防卫。诗篇将公刘开拓疆土、建立邦国的过程,描绘得清清楚楚,佛仿将读者带进远古时代,观看了一幅先民勤劳朴实的生活图景。 整篇之中,突出地塑造了公刘这位人物形象。他深谋远虑,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在邰地从事农业本以可安居乐业,但他“匪居匪康”不敢安居,仍然相土地之宜,率领民人开辟环境更好的豳地。作为部落之长,他很有组织才能,精通导领艺术。出发之前,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必待兵精粮⾜而后启行。既到之后,不辞劳苦,勘察地形,规划建设,事无巨细,莫不躬亲。诗云:“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及瑶,鞞琫容刀。”吕祖谦评此节曰:“以如是之佩服,而亲如是之劳苦,斯其所为以厚于民也欤!”(《诗集传》引)他⾝上佩带着美⽟宝石和闪闪发光的刀鞘,登山涉⽔,亲临第一线,样这具有光辉形象的导领者,自然得到群众的拥护,也自然会得到后世学者的赞扬。 诗中不仅写了作为部落之长的公刘,且而也写了民众,写了公刘与民众之间齐心协力、患难与共的关系。诗云:“思辑用光。”又云:“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是说们他思想上团结一致,行动上紧紧相随,人人心情舒畅,有没
个一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人用了一组排比句,讴歌了人们在定居后以七嘴八⾆、谈笑风生的生动场面。 看来在公刘的时代,乎似既有定一的组织纪律,也有定一的主民自由。诗云:“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在欢庆的宴会上,人们依次⼊座,共享丰盛的酒肴。在酒⾜饭饱之际,人们共同推举首领,这中间似可窥见先政民治生活的个一缩影。吕祖谦评此章云:“既飨燕(宴)而定经制,以整属其民,上则皆统于君,下则各统于宗。盖古者建国立宗,其事相须。”(《诗集传》引)这话有定一道理,但他不免从封建宗法制度出发去看待那时的社会,忽视了诗中所固的有活泼畅舒的自由气氛。 此诗的特点是在行动中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在具体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无论是“弓矢斯张,⼲戈戚扬”的行进行列,无论是“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的勘察情景,都将人与景结合来起描写,因而景中有人,栩栩如生。微感不⾜是的写勘察的地方较多,二、三、五、四六节虽各有侧重,然重复之处亦在所难免。这大概是由于当时部落的生活还比较单纯,其他无甚可写所致。然而在那个时代能有样这的史诗,确也难能可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