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陷入魔窟见真情  (第3/5页)
是两张挂图,及放着一本书的小洞。    此地是练功室,挂图及小洞里的书本,八成就是阴风的武功秘笈,就阴风那身高不可测的功力来说,这些秘笈必然都是惊欲骇世之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便瞧了一下未尝不可。    但郭子羽却不屑一顾,一转身就在石壁上一角盘膝坐了下来。    厉烈的寒气袭击全身,每一根神经都在奇寒中发抖,在这等地方疗伤只有更增加伤势,最后可能会冻死在这里。    这似乎是无法改变的结果,但郭子羽却不去想它,迳自垂眉阖目,五心向天,默运内功来治疗内伤并抵御寒气。    他身负三家之长,功力之高,在当代武林是罕见的,如非内伤未愈,阴寒虽重仍然难不倒他。    如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只能全力抵御外来的寒气,对内伤的治疗,就有点力难从心了。    只是这无异饮鸩止渴,他以全力拒抗奇寒,必然会使伤势增加,时间一长,后果焉能想像。    正当他心无旁鹜,全力抗寒之际,一股颤抖的娇音忽然钻进他的耳鼓:“郭…公子…我…实在…忍受不住…”    这间练功室内,只有一个女人,那位难耐奇寒,娇声求助者,自然是黄衣女郎了。    只不过郭子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虽有同情之心,却无援助之力,但人家已经挤到他身边来了,他总不能置之不理。    于是他睁开双目,吁出一口长气,道:“对不起,姑娘,在下无能为力。”    “这…我想不出。”    “咳,公子,难道咱们就这么冻死在这里?”    “也许是命该如此吧!”    “不,公子,法子是人想出来的,咱们不能认命。”    “莫非姑娘已有自救之策?”    “有…”    “哦,请说。”    “我适才瞧过石壁上的挂图,它就是阴风神功,咱们如果学会了它,就可以克制这里的寒气了。”    “那我该恭喜你了,快去学吧!”    “怎么说?公子,你不想学?”    “是的,我不想背师别投,为江湖同道所不耻,何况正邪不两立,我怎能拜一个魔头为师。”    “你这人真是的,谁要你拜他为师了?咱们照图学习不行吗?”    “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纵然有,我也不干。”    “你太固执了,公子,咱们通权达变一点不行吗?”    “不行!”    “好吧!不学就不学…”    “姑娘,人各有志,请你不要勉强我,不过我并没有阻止你去学,我也无权阻止你,请吧!”    “不要撵我,公子,你不学我也不想学了,只是…唉,这冻死的滋味实在难受!”    这位姑娘倒是真怪,郭子羽不学阴风神功,她也不想学了,听口吻,冻死的滋味虽是不太好受,她好像冻怎样怯惧。    女人的心,海底的针,你如果想猜猜她究竟为了什么,结果必然会得来一个失望。    郭子从来不猜女人的心事,所以他双目一阖,不再理会黄衣姑娘了。    “别这样嘛!公子,我还有一个法子。”    “你还有法子?”    郭子羽不相信她还有法子,他的双眼却再度睁开。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所以虽是心有所疑,还是向黄衣姑娘投下带着求生希望的一瞥。    “公子,武林中有一种玄功名叫‘阴阳道’,你可曾听人说过?”    “没有。”    “那…薤山双奇?”    “请恕在下孤陋寡闻,并不知道那两位前辈的字号。”    “哼,你这人…好啦,还是让我告诉你吧!薤山双奇是我爹娘,本门的独门玄功就是‘阴阳道’。”    “原来姑娘是武林高人的千金,在下还没有请教,太失礼了。”    “这不能怪你,自从先父母因走火入魔,相继去世之后,我就心灰意冷,将自己锁在孤独寂寞之中了,你来敝庄养伤,我没有尽半点地主之谊,失礼的应该是我。”    语音一顿,道:“我叫方玫,跟柳姊姊是闺中密友,你们既是姊弟相称,咱们之间也无须客套,你说,你愿不愿练习阴阳道?”    “怎么,你还有顾虑?”    “是的,在下的确有些顾虑。”    “说说看。”    “第一是咱们有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你想,一旦让阴风发现,他还能不立下杀手?”    “现在时间已经入夜,阴寒之气较日间更为凌厉,阴风必然以为咱们在难耐奇寒之下,入了他的圈套,正在练习阴风功以资御寒,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但咱们别无选择,不得不赌赌运气。”    “好,就算是这样吧!请问,姑娘既是贵门的惟一传人,为什么不能抗拒寒气?”    “你认为我练过阴阳道?”    “难道不是?”    “你说的不能算错,我是本门惟一的传人,应该练过这门玄功,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只知道它的练法,却从来没有练过。”    “这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一个人能练,它就不会名叫阴阳道了。”    “这…我不懂。”    “顾名思义嘛!它所以名为阴阳道,就必须一男一女两人合练…”    话是说明了,但郭子羽却面色一变。    黄衣姑娘方玫悠悠一叹,道:“公子误会阴阳道是邪派武功了,先父母生生行侠江湖,活人无数,薤山双奇之名,决不是沽名钓誉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