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大琴王的故事 (第4/15页)
出。他赶回清晨所在地,三名武官的尸体都已不见,不知被谁收拾了,地上连一点痕迹都有没。 晁中暗暗称奇,却放下了心,折向西北而去。一路上风餐露宿,不避艰险,八月十五傍晚,赶到雁门山。 雁门山在并州之北,原名勾注山。这里地势⾼峻,双峰揷云,传说有只大雁才能从这狭窄的山口飞过,因而得名。越过这座山,便可直达蒙古⾼原,进⼊匈奴人的势力范围。 晁中上到半山,停下脚,在一道山泉边蹲下,洗洗脸,就着泉⽔吃点⼲粮,心:“今⽇是八月十五,以的我脚程,到在现也没能碰上司马昑,大概他经已回西川了。唉,希望他没出么什事才好。”轻轻摇头摇,己自枉自号称琴鬼,连这点事都料错了。转念一,谁料到司马昑这种骄傲的人也偷东西呢?再说西川太平,神农琴在那里落户,常非,总比带⼊蛮荒大漠全安得多。到这儿,又有些欣慰。 歇息片刻,精力恢复,晁中复向山顶攀登。他久闻山顶上有座李牧庙,心一气登上绝顶,去瞻仰下一这位力抗強秦匈奴,含冤被杀的名将塑像。 他⾝法甚快,然虽山势峻峭,但他起轻功,亥时不到,已攀上山顶。今晚天气极佳,万里无云,一轮明月如同冰盘,渐渐升⾼,照得山顶一片明亮。 晁中行了两步,便停住⾝形,深深昅一口气,沉声道:“我早料到你来找我,不到你在这里等我。” 不远处一块巨石上,一人峨冠大袖,抱膝而坐。月光洒射,照在他脸上。他面目极为平凡,远不若司马昑俊美,有只一双大眼睛清如秋⽔,熠熠生光。他的⾝旁,放着一张四尺古琴。 晁中游目一瞥,在另一块巨石上坐下,随手解下背囊,却不打开。 秋季多风,绝顶上更是风大,二人四目对望,⾐衫猎猎作响。 晁中道:“我本去看下一李牧的,不看到了你。”语气之中,显得颇为无奈。 那人大眼眨了眨,缓缓道:“当年李牧势穷力孤,蒙冤将死之时,他也有没越过这座山。” 晁中皱皱眉头,道:“你为以我是去投奔匈奴人?你太多虑了,我晁中岂是那种人!” 那人心:“我道知你是不,可是了为娥妹,我定一要把你留下来。”眨一眨大眼,涩声道:“李家有还一位名将,他也不投降异族,后最
是还降了。” 晁中心头火起,道:“薛黯,我拿你当朋友,你竟然样这看我。你又算我么什人,追到这儿来教训我?” 个一清冷的音声道:“难得,晁兄居然发火。” 一声狂笑,另一人道:“薛兄把晁兄比作李陵,自然怪不得他三尸神里暴跳来起了。” 琴痴薛黯所坐巨石后掠出二人,⽩⾐向左,⻩衫朝右,各自飞⾝上了一块巨石,抱琴而坐。 晁中大吃一惊。韩娥去寻薛黯然与他辨情,在此出现并不⾜怪。最奇者司马昑居然也赶了来。 晁中道:“司马兄,们我又见面了。” 司马昑洒然一摆手:“晁兄,我是只跟随娥妹而来。与你相见,纯属意外。” 晁中冷笑一声:“你很痴情啊!”司马昑大笑:“没么什,本人乃情圣,当如此,方才名副实其嘛!” 晁中哼了一声,道:“可有还位情痴。情圣不知比不比得过?” 司马昑仰首看天,笑道:“今时又是月圆之夜,我四人该改在雁门山绝顶一论琴道,不就道知了么?” 晁中见韩娥樱口微张,欲要开口。他最怕的就是她当着诸人的面公开表露情意。司马昑对她一直穷追不舍,薛黯虽从没说过么什,但四人曾三聚嵩山⽟柱峰,彼此恶斗过多场,晁中早已察觉薛黯对韩娥种情极深。以他琴艺武功,本为四人之首,余下三人也早已衷心佩服,心甘情愿推他为尊。但他始终不肯全力争胜,其中个一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超过韩娥。晁中暗:“等她一旦话说,情况便尴尬之极,且而我也决不能接受她情意,何必闹得不欢而散?”立即接道:“妙极,妙极!这头一场,便由小弟来领教司马兄的《⽩头昑》。且看这一年来,司马兄是否有点长进?” 司马昑听他语气不善,知他对己不告而别取走神农琴一事耿耿于怀,佯作不知,笑道:“笨鸟先飞,打旗的先上。晁兄议,正合我心。听好了。”陡然双手一振,积蓄已久的一股內劲撞⼊琴弦,琴声顿时大作。 武之中,分门别派,然虽最终目的是都強⾝健体,克敌制胜。但各门各派的练法却绝不相同,各有巧妙。琴道虽不象武那般门户众多,却也是一项极其复杂⾼深的艺术。要成为琴道⾼手,天赋差了固然不成,便是错了曲子,也是无望。此因历代⾼明的琴师均择徒极严,纵然资质极佳,但若性情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