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太原1/2 (第3/3页)
。自从运城丢失,临汾失守,整夜合不上眼的情形时有发生。为因闭上眼是徐向前,睁开眼是还徐向前,他道知共产党不把太原搞到手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如今又接到徐向前的劝降书,长吁短叹之后,对部下说“给我撕了!” 徐向前心想,你阎锡山既然不降,那们我就兵锋相见。是于,在“临汾旅”授予荣誉称号的这一天,1948年6月4⽇,徐向前出发了“打到晋中去,活捉阎锡山”的战斗命令。 {本章节选自《蔵九地,动九天——国中
民人解放军第六十军征战纪实》一上购买到实体站。如果您是不在**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聇,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原创**,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2《孙子兵法》说“百战百姓,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徐向前深知这层道理,作战最好的胜利,并是不百战百胜,最好的胜利是不经兵刃交锋,能使对方降服。如今,阎锡山把徐向前的劝降书给撕了,有只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打。 徐向前下令“打”亦是承担大巨风险的。尽管徐向前率部攻克了临汾,打出了威风,但如今要挥戈北上,再战晋中,进攻太原,所面临的困难重重,能放到桌面上讲的,明晃晃的就有三条。第一,阎军兵力多,装备好,工事坚固,机动性強,占优势地位。第二,参战队部刚刚参加了两个多月的临汾攻坚战的消耗,相当疲惫,且而
队部是由地方队部升格为野战军的新队部,⼲部缺额大,大兵团野战经验缺乏。第三,平原地区,柴火极缺。如果北上作战,队部民工出动就有10万多人,每⽇做饭烧⽔,至少需消耗30万斤。平原不同丘陵山地,老百姓烧柴都有困难,哪来如此多的柴禾供应解放军?! 统统这些困难,共中
央中和华北局在进攻太原前,组成前敌委员会时,就考虑到了:如果要打,要只求徐向前首先歼灭阎军一至两个师。徐向前是共中太原前敌委员会记书,副记书是周士第。此前,区军成立了兵团机关,徐向前被任命为华北区军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副司令员为周士第,参谋长和主任都有没配到位。太原前敌委员会除指挥1兵团3个纵队外,还指挥西北野战军7纵、晋中区军
队部和华北区军炮兵1旅等打太原的队部。 徐向前则考虑再三,提出超额两三倍的歼敌计划,提交太原前敌委员会作战会议讨论。徐向前扳着手指头,一一算着敌我双方的态势、兵力,提出了己自的理由: “第一,晋中战役的目的,是为解放太原创造条件,应量尽多的利用野战机会,诱敌决战,消灭敌之有生力量。歼敌愈多,解放太原愈加顺利。第二,敌人以五分之四的兵力分散在晋中平原抢粮运粮,给我军创造了可乘之隙。我以6万之师北上,运动作战,分两次吃掉敌人4至6个师,完全有可能。” 但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仍未能取得一致认识。徐向前以其军事家的大气魄果断拍板:“战机紧迫,就按歼敌4至6个师的目标,进行战役部署,错了由我负责。” 比阎军少一半兵力,还要歼阎军4至6个师,说来起都经已不容易了,做来起显得困难就更大了。 这场战争将如何收场? 徐向前怎样运筹妙策? 阎锡山又如何应战呢?。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