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败将也千古 (第2/4页)
廓一生中辉煌的一页。这一年是元至正22年,即1363年。 至正二十二年,王保保的养⽗(也是他的舅舅)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降而复反的红巾军将领王士诚、田丰谋杀。王保保袭⽗职,拜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即领兵破益都,杀田丰、王士诚。次年,驻兵太原,与中书平章孛罗帖木儿为争夺地盘不断发生冲突。此时,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夺帝位,勾结丞相搠思监,以王保保为外援;御史大夫老的沙则支持顺帝,依靠孛罗帖木儿与之相抗。二十四年,孛罗进驻大都,皇太子逃往太原。二十五年,王保保讨伐孛罗,进逼大都,顺帝即杀孛罗。王保保随皇太子⼊京,进为左丞相。皇太子屡欲自立为帝,王保保不从,请求外出带兵。封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二年,顺帝削王保保兵权,分其原统军马,另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王保保。次年,王保保进据太原,杀元廷所置官吏。顺帝下诏削王保保官爵。 但很快,农民起义爆发。察罕在至正12年起义兵,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平定山东,降田丰“灭贼几尽”来后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进了益都城。元惠宗(即元顺帝)即在军中拜王保保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总其⽗兵”(《新元史•;;扩廓帖木儿传》),始开了扩廓一生中辉煌的一页。这一年是元至正22年,即1363年。 1368年8月明军攻陷大都后,于年六月进行了次北伐。由常遇舂帅步骑九万出北平,经过会州、锦州、全宁(今內蒙古翁牛特旗地方)、攻下了开平。元惠宗逃到开平以北的应昌,即现內蒙古达来淖尔湖的西南岸。一代名将常遇舂,在完成这次任务后,暴疾卒于回师途中,年仅40。代蘀常应付东面场战
是的李文忠。 扩廓此时在西方,可能是作为对明军第次一北伐的牵制,扩廓带军包围了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明军出派的援军被扩廓全歼,援军首领于光也被残害。 ^^^^^^^^^^^^^^^^^^^^^^^^^^^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立即于洪武三年一月三⽇始开了第二次北伐。在制定进攻方略时,包括名将徐达在內的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建议大军直扑应昌,逼扩廓从兰州撤兵。可见徐达等人都不太情愿直接与扩廓。但太祖力排众意,命令明军兵分两路。西路由大将军徐达自潼关经西安救兰州,寻机歼灭扩廓;东路由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关,直捣应昌。是这使敌人“彼此自救,不暇应援”的方略。(《明鉴易知录·卷一》)战事进行到四月,东西两线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东线是元惠宗于4月28⽇因病突然逝世,元惠宗孛儿只斤氏,讳妥欢帖睦尔,蒙古文献称为乌哈图汗。在位37年,年51岁。在位期间荒yin无度,任用奷党,戕害忠良,对南方的反叛也姑息任之。但他心灵手巧,曾制造宮漏,奇妙无比,又会观天象。惜可成吉思汗打下的大好江山毁在他里手。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即元昭宗,比力克图汗即位,改元宣光。(元朝-宣光元年为第二年即明朝-洪武四年,本年仍为至正30年)在此国丧前后,李文忠经已先后夺取了应昌外围的重要据点兴和、察罕淖尔等地,五月13⽇,李文忠在离应昌百余里的地方从一俘虏的口中得知元惠宗死讯,督师急弛两⽇至应昌“明⽇克之,获元主嫡孙买的里八剌并后妃宮人…唯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数十骑遁去。文忠亲帅精骑追之,至北庆州,不及而还。”(《明实录》)。东方场战以北元的惨败告终,《皇明资治通纪》在评论第二次北伐东方场战时记载:“大军所至,朔廷遂空。” 西部的扩廓也遭到了惨败,这就是明初的沈儿峪之战。扩廓在听说徐达援兰州的消息后,急忙固守兰州东面的定西准备迎击。四月,徐达在沈儿峪全歼扩廓军。“达出定安,驻沈儿峪口,与王保保隔深沟而垒,一⽇,达整众出战,大败王保保兵于川北乱冢间,…保保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河,得流木以度,遂出宁夏奔和林。”(《明鉴易知录,卷一》)西部的战事也结束了。 扩廓逃到和林不久,元昭宗也来到这里(和林是成吉思汗的故都,又称哈喇和林,1912年个一外国人在外蒙的额尔德尼昭地方现发著名的兴元阁碑,证明这里就是古代的和林),对扩廓以国事任之。从此扩廓始开了独撑将倾天下的重任。 到了1373年,朱元璋集结了15万军队,分三路次北伐。中路大将军徐达,由雁门直趋和林,摧毁元朝的指挥部;东路左副将军李文忠由居庸关至应昌,然后直扑土拉河,从西北面攻击和林(几乎是长舂真人丘处机西游的路线);西路征西将军冯胜出金兰取甘肃,各将兵五万。 东路军李文忠一直打到胪朐河,接着在土剌河击溃哈喇章等,进至拉鲁浑河畔的称海,被蒙古大军包围,李文忠勉強撤退。但损失惨重。 中路军徐达遇到是的劲敌扩廓帖木儿。这次一,在明与北元的大对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