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算人想槁事情 (第1/2页)
第173章 算人想槁事情 不过,老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拟任职示,站在他们的层次和视野以及多年的经验给我提出了很多肯意见和建议。 在他们看来,拟任职示这关尤为重要,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老人们还告诫我,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地之前做任何事都要低调,低调在低调,千万不要以稳胜券的姿态示人,凡事一定要稳,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会有变数。 我接受了老人们的用心指点,心也暗暗的下着决心,可天不遂人愿,而我恰恰真就栽在了拟任职前的示上。到底是什么事什么原因没能让我过去这一关呢?请我慢慢和大家道来。 当竞争第一阶段的大幕拉开后,接着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过关斩将。第一轮主推荐阶段,我很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关,同时另有3个人和我一起进⼊了下一轮。 第二轮组织考察阶段,经过局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逐个介绍拟任人选的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况进行讨论,最终我以70%支持率挤掉了三位副科级实职岗位的科室长。接下来就是“拟任职。” 这一环节,拟任职环节分为几个步骤,一是拟任职前谈话,组织示,任职备案等。 本以为一切都是板上定钉的事儿,可最终还是出了问题。其实照组织提拔任用程序,第一阶段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三周的时间,可这次竞争因为出现了意外状况,在时间上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主推荐只用了一天,主要是把全局的⼲部职工召集到一起进行主推荐投票。讨论推荐的时间也不长,只用了三天就出了结果。 在拟任职前组织谈话这个环节用上四天的时间,考核组除了和局组成员以及层⼲部进行逐一谈话外,还把和我竞争对手的谈话内容作为了重之重。 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走过场罢了,就算竞争对手对我有想法和意见也不会真的在考核组面前提出来,他们也只有在拟任职示环节上给我添找⿇烦,很多人就是因为一个电话,一封检举信失去和停止了仕途上升的步伐。 就在组织对我拟任职示期间,省厅接到了一封检举我个人的匿名信。检举人知道我的人际关系主要在市局层面,而该份检举材料越过了市局直接送到了省厅主管纪检的女导领手。 其实我心里明⽩,对方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省厅直接手来制和左右⼲预市局层面的决策,毕竟在官场上,“官大一级人啊!”说实在的,检举人真的小看了我,就在省厅哪位导领接到检举信的当天我就知晓了其大致内容。 也许会有很多质疑声,甚至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问题很简单,毕竟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现实,只要你提前做⾜了工作肯定就会有人给你跑卖命,如果我没有掌第一手信息的能力,我该如何在府机关里混呢? 照组织原则,这位女记书应当将检举材料第一时间向省厅的一把手进行汇报,得到批示后,视况的严重,或将该材料移给市局单独理,或由省厅牵头与市局成立联合调查组一起来调查此事。 可这位女记书在这件事理上违背了组织原则的第一要素,在没有征得省厅一把手批示的况下,来了一个先斩后奏的举动,亲自给市局纪检组下达了耐人寻味的指令,她责令市局要认真严肃调查此事,同时暂停本次竞争工作,对我进行停职调查。 随后,省厅出派了专人和市局成立了联合调查组,针对那份未署名的检举材料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工作。 虽说委纪和委同属于的两委,同时有着对委行使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