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百中国大历史维新民国成立 (第5/10页)
外观察各国行政情形,准备立宪,定期召开各省及国全之咨议局及资政院。 此时太后无从了解国中纵在20世纪之末期亦难行使民权、组织民选府政、对选民负责,何况80至90年前。当中基本的困难已由本书一再指出:传统国中有如⽔中之鱼无从立即化为空中之鸟。其缺乏适应之能力尚超过満清之品格性质。満清为帝制后最
个一朝代,在这情形之下,它也以可被视为历史上受罪之人。国中庞大而不按技能分科的文官组织在皇权仲裁之下能发生功效,限于这家国保持內向而不带竞争性。在那情形之下,凡公众的事务可能产生公意,天子的权能也以可在举行各种仪节的庄严大度之中执行。下面庞大且不因南北⽔旱地域而有剧烈差别的农民,能在各行政区域范围內驯善而各安本分,以可视作良民。这也是不法制或非制,而是文教与纪律。及至公元1900年夏天,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则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自由解放和纸面上的**即度过新世纪之难关。 帝制结束,民国肇造 公元1908年11月14⽇,光绪皇帝去世。不到24小时,慈禧太后也驾崩。这离奇的遭遇似有暗算。虽说他已多时健康欠佳,她却健康活跃。事实上她在13⽇主持立宣统(本名溥仪,1908一1911在位)为嗣君,后者才3岁(可是也有她⾝体欠安的传说)。实其,內幕如何,已无关宏旨。宣统命中注定为国中
后最
个一君主。再3年而有华中民国,不仅満清⼊主267年至是终结,而秦始皇于西安创造之帝制共历时2132年,也成了历史上的往事。 医学博士孙中山,大⾰命家,看来曾希望实现他**之理想而不推翻清朝,否则他不会作上李鸿章书而盼望能见。到1**5年国中被⽇本战败之后,他才蓄意反清。他既是广东人,又谙英语,就容易和海外华侨接近。可是从他的回忆录上看来,他起先觅取支援仍至为艰难。 在1911年10月10⽇前孙曾发动推翻満清运动10次,每次失败都免不了人命牺牲。其中有些烈士尚为他切⾝的好友。他的⾰命会党基本上是社会精英,却无法和群众接近。初时们他也采取“古典型”⾰命行动,散发煽动性的传单、暗杀和占领官署发难。逐渐的,们他才认清们他也以可利用现的有秘密结社和潜⼊清朝新成立的海陆军作为后以行动之根据。 孙先生也写出:各方在八国联军后的反应给了他的⾰命行动新的力量,⼊党的人增多,海外筹款,较前有效。可是10次之的中
后最
次一在1911年4月于广州发难,仍然失败,72烈士此因丧生。不料,不出6月之后,竟能成功。这次,⾰命党员在汉口的地下组织不慎,使一颗炸﹎弹炸爆。经过巡警调查,一批党员名单败露,內中牵涉新军里面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事既如此,们他逼不得已提前举事,既无安排好的领§导人物,也无预定计谋。黎元洪,満清新军协领(旅长),被強迫推戴为⾰命军总指挥。又在这紧急关头,清朝的总督不战而逃,给⾰命党人个一求之不得的喘息机会。不久其他省份接二连三宣告“立独”也就是脫离专制的朝代,准备与武汉的⾰命党人协商。清朝的新太后(隆裕太后,即光绪正妻)有只替义子主持退位。 新旧体制不衔接 民国成立后的20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始开。孙中山将总统的职位让与袁世凯,他就是1**8年出卖光绪帝的人物,只为因他这时候还控制着満清的新式陆军,理论上有还打败⾰命党的可能。有了样这的妥协,和平成为事实。欧战在1914年爆发,列強无力东顾,⽇本于翌年向袁提“二十一条”这些条件如果全部履行,国中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成了⽇本的保护国。幸亏袁世凯死在1916年,他的皇帝也只做了81天,为因各方的反对,他临死之前已将帝制撤消。在这段混淆的局面里,又有蓄辫的将领张勋复辟。1917年他将宣统搬出来再度称帝。这次一为时更短,君主制度只存在了21天。从这时起迄至蒋介石于1928年北伐成功在南京成立国民府政,国中进⼊军阀割据阶段。 在这十余年期间,国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