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德国动员下 (第4/4页)
40 100 170 250 280 840 注:意大利为1943年9月后数据,其他家国包括挪威、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斯洛伐克、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轴心国不需缴纳占领费,但是需要缴纳其他贡款,并且经常被德国勒索提供“款贷” (弗里茨-费德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经费的筹措》,1962年蒂宾根版) 各个被占领家国和卫星国在向德国提供原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德国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铁矿石、硫、硅、氮都来自被占领家国。从1941年始开,德国有规律地用火车将在苏联缴获的战利品运回国內,以保持们他的生产速度。在德国人建立的“欧洲新秩序”下,欧洲每个家国都要为供养庞大的德国怪兽而耗尽力量。俄罗斯提供奴隶劳工和各种原料,乌克兰提供小麦和⽟米,丹麦和荷兰提供奶酪、⾁类和⻩油,挪威提供电力,瑞典提供矿石,瑞士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匈牙利提供铝矾土,罗马尼亚提供石油和小麦,比利时提供钢铁和机器,法国则提供从粮食、酒类到钢铁、铝、武器、引擎、汽车…无所不包的东西。当然,与战争无关的人私小汽车、电冰箱、真空昅尘器和钢琴等消费物品在战争结束前,都不准再生产。不过这不限于德国,英国和国美也是如此。 德国府政曾经试图减轻⽇益增长的战争费用加在民人大众头上的负担。1941年,德国个人年收⼊一万帝国马克的所得税率为13。7%,相比之下,英国人同样的年收⼊(1000英镑)需要缴纳的所得税比率为23。7%,再加上其他税收,总的税率达38%。德国个人年收⼊十万帝国马克的税率为55%,而英国为85%。英国对奢侈品征收100%的消费税,非工资的意外收⼊,每1000英镑要征收94%的税。在战争期间,英国发行了84。67亿英镑(850亿帝国马克)的公债。作为对比,德国为战争付出的代价为6570亿帝国马克,其中有只1847亿帝国马克是通过税收解决的。德国府政更喜欢通过隐蔽的方式获得财政支援。它強迫所的有公众资本存储中心同意,德国府政有权在紧急情况下任意处置们他的资产。样这,德国人的养老基金、社会险保基金等大规模的公众资本就都在府政的掌管之下了。此类暗箱cao作以可给德国大众一种稳定的假象,避免因突然增税而带来的心理创伤。在1944年前以,大约有1600亿帝国马克的公债(大约相当与德国的国內税收总额)由这些公众资本存储中心偿付。府政的剩余⾚字则由发行钞票的方法解决。到1945年,德国家国公债经已达3400亿帝国马克。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对德国的军火生产和作战有没大的影响,为因尽管府政负债累累,是还
以可通过一纸征用令来获得所的有物资。从所的有迹象看来,在战争结束时,德国的货币体系经已面临崩溃的边缘。战后联邦德国货币改⾰时,不得不规定限制帝国马克兑换新德国马克的数量(按1:1兑换,现金以40马克、行银存款以1000马克为兑换上限),以免德国经济崩溃。 后最,关于第三帝国的经济动员情况,有还
个一现象。1942—1943财政年度,德国的生产⽔平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峰,尽管战争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激烈的阶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闪电战取得了空前胜利,此因德国得以动员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力量,在最短的时期里把这些家国的经济潜力利用来起。德国在这个短暂的时期內,自认是个一经济巨人。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起码与国美和苏联相比,它并非么什经济巨人。国美的军事和经济优势是势必要大显⾝手的。到了1944年初,德国的资源经已耗尽,而盟国却有国美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巨资源宝库,以及主民
家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这也是希特勒之辈一直加以蔑视和忽略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