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异时空之大中华本投 (第3/4页)
,海军上将刘海涛缺席了,他是第五舰队的司令。刘海涛在正停泊在冲绳外的旗舰“新泽西”号上待命,萨镇冰想让刘海涛在太平洋承担起指挥责任,以防⽇本的狂人攻击“江苏”号。 萨镇冰一登上甲板,驱逐舰就把⽇本代表团送了来。 8点55分,⽇本新任外相币原喜重郞艰难地登上舷梯。早几年前,币原喜重郞在海上遭遇行刺,失去了左腿,在他登上“江苏”号时,⾝上的假肢给他带来了大巨痛苦。梅津将军紧跟在币原喜重郞后头。 币原喜重郞生于大阪府一地主家庭。三菱财阀岩崎弥太郞之四女婿。与前外相,相加藤⾼明是连襟。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进⼊外务省工作。曾任外务记书官,驻荷公使、驻美大馆使参事官。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阁、寺內正毅內阁、原敬內阁的外务次官,其间曾任驻美大使、华盛顿会议⽇方全权代表。1924年起任加藤⾼明、若槻礼次郞、浜口雄幸等內阁的外相,历经五次內阁变更、故有“币原时代”之称。因其主张同英美协调“尊重”国中的合理要求,受到军部和大多数枢密院顾问的责难,被称其为“软弱外交” 由于长期在外务省及驻外馆使任职,使币原对际国形式,特别是对第次一世界大战后的形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形成了己自的外交思想。1921年任驻美大使期间,与加藤友三郞、德川家达起一,作为⽇本的全权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本签订《五国海军裁军条约》《四国条约》《九国公约》。与田中义一扩军备战的自主外交路线不同,币原在担任外相的五年多时间里,坚持协调外交,特别強调维护⽇英美之间的关系。在对华政策上,他反对使用武力,主张以经济渗透的方式,巩固扩大⽇本在华权益和影响。基于上述方案,币原在任外相期间,推动府政参加伦敦裁军会议,再次签订伦敦海军条约,努力缓和⽇本与英美的关系,签订⽇苏条约,恢复两国府政间的交往,在北洋军阀混战期间采取不介⼊,中立立场等。缔结⽇中关税协定,承认国中的关税自主权。 币原的政治生涯却有没结束。1925年⽇本投降后,自十五年战争以来被忘记的币原喜重郞,重现被认识了使用价值,从而像不死鸟一样的复活了。东久迩稔彦辞职时留下一句话:“今后应该由充分了解英美的人组织內阁,在于盟国的密切联系下开展政务,而币原就是样这
个一出名的对美亲善论者。当吉田茂就此问题探寻盟国总司令部意见时,麦克阿瑟当即表示同意,认为币原是个理想的人物。同年1o月,裕仁天皇任命币原组阁。币原喜重郞又次一走到了历史前台,这一年,他七十四岁。 币原受命组阁后当即表示,己自的目标是建立个一能与占领当局12分合作的,以自由精神为基础的內阁。第二天,府政根据自由指令精神,释放了包括**人德田球一、志贺义雄在內的3ooo名政治犯,摆出了与占领当局密切合作的姿态。1o月11⽇币原初访麦克阿瑟,麦克阿瑟要求币原內阁实施“宪法的自由化”和给妇女以参权政,鼓励组织工会,改⾰教育制度,废除秘密察警,实现经济机构的主民化等。 1925年1o月“明治宪法”的修改工作正式始开。当时的⽇本相币原喜重郞专门指定了个一委员会负责宪法的修改工作。这个委员会是由著名政界领袖组成的,其主席是內阁成员松本静治博士。1926年1月,宪法修改委员会将新宪法草案初稿呈送给麦克阿瑟。这部宪法修改草案除了在个别词句上对旧宪法进行了修改,如:将“天皇神圣不可犯侵”改为“最⾼不可犯侵”“天皇统帅6海军”改为“天皇统帅军队”外,只不过是旧宪法的个一翻版。见到这份草案后,萨镇冰怒气冲天,遂下令由东京政民R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