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致歉 (第1/2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歉 ps:向各位书友致歉,么这长时间没更新。 更新最快主要是家中房屋装修,加上过年,加上老家有没写作环境及条件,才断了么这久,对不起各位了。太监是不会的,然虽这本书不挣钱,但绝对会完本。从今天始开会恢复更新,先定个目标,这个月每天两更,六万字。 靖江,古称马驮沙,原本是江中一孤山,千百年来滔滔江⽔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山下沉淀下来,渐渐有了沙洲出现,慢慢的沙洲越来越大,成了江中岛。有了陆地,就有人口居住,成化七年,应天巡抚滕昭上书朝廷,表章中说马驮沙“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称重镇”是年十一月,得到朝廷批准。为祈盼马驮沙从此河清海晏,安宁太平,成化帝同意设县,赐名靖江。 当然作为江中孤岛,靖江县不论人口和面积都不能和一江之隔的江阴相比。而为因有江河相隔,当南岸的江阴等地爆发了熊熊抗清浪嘲之时,靖江却处于难得的太平之中,这让清知县何秋暗自庆幸。然而还未等他⾼兴几天,一支船队突然从下游逆流而上,来到了靖江。 靖江全县仅数万百姓,县城所有差役加来起不⾜百人,如何能和一支数千人的大军抗衡?当崇明军第三镇在刘肇基的带领下登陆靖江的时候,何秋果断的下令开城投降。 一枪未发便夺下了靖江,这让刘肇基很是意外,对主动投降的知县何秋稍加安抚,便派船送往崇明岛,然后宣布全岛军管,出派船只沿岛巡逻,占领码头。 靖江虽是江中孤岛,可是却也是长70里、宽30里的大岛,并不比崇明小太多。况且岛距离长江北岸有只不⾜一里的⽔道,一条木筏即可横渡⽔道往来靖江和北岸之间。以所想在岛上立⾜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来自北岸清军的进攻。而长江北岸的清军准塔部然虽刚被崇明⽔军打败,然而有还数万军队,实力強大,不得不防。 故刘肇基下令控制所有岛上船只,严格封锁⽔道,并出派大量细作往来北岸,探查敌情。 任思齐给第三镇的任务是游击在常州镇江一带,并负责救援江阴义民。而靖江县作为江中岛屿,对拥有大量船只的第三镇来说是很好的根据地。以靖江为基础,以可
出派军队沿江而上,袭掠常州镇江。不过考虑到靖江岛距离长江两岸的距离太近,容易受到清军的两面夹击,以之为短时间的根基尚可,若是有大批清军来袭的话,很难防守得住。 刘肇基在完全控制了靖江之后,立刻派人去和南岸江阴取得联系。而对江阴城来说,崇明军的到来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自从闰六月一⽇举义以来,江阴义民在陈明遇等人的带领下经已坚持十多⽇,四乡百姓纷纷响应,并全歼了常州知府宗灏派来的三百清兵。然而陈明遇等人道知,更多的満清军队会被陆续派来,来镇庒江阴义民。在现大半个大明都被満清占据,大明朝廷也经已覆灭,小小的江阴在八旗兵铁蹄之下根本不值一提,可是义之所至,虽死不悔!了为头上之发,了为不沦为蛮夷,死又算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