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金山卫 (第1/2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金山卫 马应魁带着第四镇五千余官兵分乘二百余艘平底沙船,趁着夜⾊绕过了长江口,沿着海岸线往南而去,于中午时分到达金山卫海面。 按照参谋司众参谋合议,松江游击军大本营设立在金山卫,另外再往淀山湖一带出派一支游击分队,等到第一镇自崇明攻下吴淞城之后,以金山卫、吴淞城、淀山湖三大支点,以可把整个松江府控制在手中。 松江府是东南有数的富裕之地,下辖青浦、华亭、海上三县,全府有耕地五百余万亩,盛产稻米和棉布。整个松江府地势低洼、土地肥沃,稻米亩产⾼达2。5石,明末时整个府全年产稻米达900余万石,上缴朝廷赋税就达80余万石。若能完全掌控松江府,仅一府之地就以可养十万大军。 此外,松江还大量种植棉花,棉纺业常非发达,全府年产各种棉布3000多万匹,所产的布匹行销江北各省至甚销到⽇本吕宋南洋各地。 如此富庶的地方,想占据的话是不那么容易,且不说清廷肯定不会放弃松江,们他
经已
出派绿营兵中战力最強悍的李成栋部占领了吴淞,目的就是伺机攻打崇明残留的明军,并且威慑松江府,而后又出派了招降使者,招降了金山卫参将洪恩炳。南京和杭州陷落、弘光帝被俘之后,整个松江员官都投降了満清。 可是剃头令一出,松江的士绅们百姓大哗,就在崇明岛出兵的这一天,弘光元年闰六月十⽇,原两广总督沈犹龙、崇祯十六年进士李待问,几社名士陈子龙、夏允彝,松江世家徐阶祖孙徐浮远等人起兵抗清,占据了松江府城。松江东南的金山卫官兵也蠢蠢欲动,多有欲反清者。 就在这种形势下,马应魁带着崇明第四镇官兵来到了金山卫南侧海面。 一支数百艘船只的大军来到了附近海面,立刻引起了金山卫官兵的注意,海边墩堡燃起了烽火,金山卫指挥使、参将侯承祖率领十余骑亲兵来到海边,观着看远处出现的舰队。 金山卫是松江重镇,负责防御来自海上的倭寇进攻,全卫包括四个千户所,附属堡城三个,墩堡十余处,全卫官兵及家属两万多人。不过两百多年来,国全的卫所兵制**不堪,金山卫和大明其他卫所一样,卫所兵基本退化为农夫,毫无战斗力可言。 侯承祖是金山卫参将,祖上传下来的世袭指挥同知职位,在现是金山卫的最⾼长官。就在今⽇,卫所众千户百户聚集在卫衙门,商议是降清是还重举大明旗帜响应松江府的起义。 清兵攻下南京之后,就出派了降将杜文焕前来劝降。胡家港堡城守备参将洪恩炳早早投降了満清被任命为金山卫总兵,洪恩炳力劝金山卫诸将起一降清,而金山卫诸将则举棋不定。 可是剃发令下一,立刻群情愤愤,想降清谋取富贵者立刻转变了立场。洪恩炳在卫城立不住脚,逃回了胡家港堡城。 侯承祖在正和众人商议,是否派兵去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