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觊觎  (第1/2页)
    第111章觊觎    第111章觊觎    大哥成亲,家里热闹了一番。    只是百年一遇的大旱,宾客多少有点愁容。不管是为了生计,还是怕京城动乱,大多有些心不在焉的。    但是喧嚣的气氛还是有的。    干旱仍在持续。    盛京城里,已经渴死了不少人。有些人出去找死水喝,甚至有人喝尿。    饶是如此,还是每天都有人渴死。    “水井昨天才打起来四桶水,今天只能给你们家一桶了。”八月初十的早晨,安家的小厮照例给晋国公府送水,姨母亲自跟车来了。    从前每天送四桶水,现在变成了一桶。    他们家的水井,快打不上来水了。    “一桶水,已经是救命了。”景氏道“这天,可怎么办啊?”    “是啊。”姨母也是满面愁容“檐儿在西北,不知道现在如何了。西边更干旱,遍地死人,都是渴死的。找不到水,地都挖穿还是没水。”    提到安檐,姨母也急得要死。    景氏同样担心。    凌青菀坐在旁边,听着姨母的话,心里突突的。安檐这次去赈灾兼治蝗,困难重重。    越是干旱,蝗灾越严重。蝗虫不怕旱,它们能在烈日炎炎的沙漠生存,故而才有“旱极而蝗”    姨母提到安檐,甚至抹泪了。    景氏安慰她半晌,老姊妹俩说着话儿。    凌青菀沉默不语。    知道姨母来了,大嫂也前来拜见。    大嫂陈七娘温雅沉静。寡言少语。但是问她点什么,回答得又利索干脆。    景氏很喜欢她,觉得她是个很聪明的人。    凌青菀也觉得陈七娘甚好。    姨母说了片刻的话,起身道:“家里的水井,今天要重新挖,再挖十米看看。倘若有水,明天照例给你们送四桶。”    “不用这么为难,我们一桶就够了。你们家人口繁杂,妹夫还有其他亲戚,总不能只顾我们。”景氏道。    安家是个大族。    安肃这些年。把他的小舅子、妹婿、兄弟全部提升当官了。但是。还有些堂兄弟,平素不怎么亲昵,他们的生活也拮据。虽不亲,这等干旱也不能看着他们渴死。    故而。安家每天也要分送些水给他们。    “那我先回去了。”姨母也没有空许诺什么。“大家都紧巴些。熬过去就好了。”    景氏带着凌青菀和陈七娘,送了姨母。    陈七娘三朝回门,并没有回祁州。只是让送亲的人把拜门礼带回去。    主要还是怕路上不太平。    她这几天,一直在观察凌家上下众人,很少评论什么。    “微雨,你们把水分了,厨房放一半,剩下每房送一钵,大家都体谅些。”景氏吩咐道。    微雨道是,和丫鬟去把水分下去。    “七娘,委屈你了,到了咱们家就有吃这样的苦。”景氏歉意对媳妇说“每房分一钵水,洗脸擦身,全靠这点水。天又热,我知道大家难受,你也委屈”    “娘,这是天灾啊,能有口水喝已是大幸,七娘明白的。”陈七娘柔声道。    这段日子,大家都过得前所未有的邋遢。    衣裳脏了没水洗,也没水洗澡。    秋老虎的天又热,汗气重,味道可想而知。    景氏和陈七娘、凌青菀说着话儿,片刻之后丫鬟仆妇们已经把水分好了。    二婶就登门了。    “大嫂,这日子可怎么过呀?”二婶一脸的汗,头发也是油腻腻的。她身上的味道和其他人一样,是不太好闻的。    大家都这样,跟馊了似的。    “怎么了?”景氏明知故问。    “昨日还有一盘水,好歹能洗个脸;如今只得一钵,连巾帕放进去都不敢沾的,脸都洗不成。”二婶诉苦道“咱们这日子怎么过啊?”    “如此大旱,你说怎么办?”景氏平淡问道。    “咱们家也把井挖深些吧。”二婶道“再不挖,水都被人家挖走了。”    凌家的两口水井,早已干涸了。    “玩笑话!”景氏脸色一敛“安家的水井,挖了五十米,现在都没水了。”    “那往深了挖!”二婶道“总归要吃水的,不好总沾安家的便宜。”    “往深了挖,要多少钱?”景氏道“旱灾这般严重,今明两年都没有租子,往后日子不过了吗?”    “七娘的陪嫁里,不是光黄金就有五百两吗?”二婶笑着,看了眼陈七娘“咱们现在又不缺钱。”    陈七娘的嫁妆丰厚,远远超过了凌家的想象。    她带了一千亩的良田,虽然现在都旱死了没用;八箱子绫罗绸缎,皆是苏杭珍品;十二间铺子,全在东、西市旁边的坊间,地段极好;古玩、玉器四大箱子。    另外两个箱子:一箱子黄金,一箱子白银,用来压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