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首次血案血案迷踪踪锋 (第1/2页)
第72章 首次交锋 1 当下,358团的重火力已基本损失殆尽,只剩下江边这片预埋的电控地雷场,为因离阵地较远,鬼子空袭和炮击还没破坏这片地雷场,且而,在预设地雷场时,参谋长李助国多了个一心眼,从不同的角度设立了四根电导线,且而埋地很深,即使经过鬼子机飞和炮击,还能保证导线不会被全部炸断,确保地雷场能发挥威力,这也是该团手上唯一的重武器了。 “不急,等鬼子再过来些!”方天觉一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鬼子动向,一边回答道。 近了,再近了!望远镜中,鬼子的眼睛鼻子轮廓已清晰可辨。 “参谋长!命令各营,集中神枪手,一但‘土地爷’发威,就给我瞄准些那拿指挥刀的鬼子指挥官狠狠地打!集中‘捷克式’轻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力争个一鬼子也不要放回去!”方天觉紧握右拳,命令道。 鬼子已逼近到前沿阵地300米。前进脚步明显慢了下来。戴钢盔的鬼子指挥官举着战刀,像好在呜哩哇啦说地些么什。 方天觉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一些鬼子在正架设**式掷弹筒,标定射击参数;有还一些鬼子在架设九二式重机枪,连接弹带,准备为鬼子突击提供火力支援,其他的鬼子也在检查手的中三八大盖,准备冲击。 作为二战时期最为強大的陆军之一,⽇本陆军无论是单兵军事素养和基本战术都极为扎实。在国中
场战,鬼子是以一种极为狡猾的方式作战:炮火掩护步兵前进到敌军前沿,步兵班在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个一掩蔽点机动; 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时同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庒制敌人,时同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如此循环,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強度均达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这就是抗战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突破我营、团级防御阵地的关键原因。 抗战期间,⽇军的个一小队编制除三个步兵班外,还专配有个一装备了两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本陆军普遍配备**式掷弹筒,这种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轻型迫击炮,其口径为50毫米,全炮重2。7公斤,最大射程700米,理论杀伤半径为8米,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便于携带、cao作简易,隐蔽性強和杀伤效果好。 在进攻或防御作战中,掷弹筒班一般担任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进攻时常用来庒制对方的火力点,在国中
场战上对⽇军威胁最大的主要是重机枪,一旦判明我军机枪阵地位置,⽇军便组织掷弹筒集中射击。 大多数的掷弹筒手是都⾝经百战的老手,实战的中400米內命中率⾼达在85%到95%,因掷弹筒无需过多时间准备,往往是我军机枪一条弹带尚未打完,掷弹筒炸弹就接踵而至,乘射手被杀伤或机枪被毁的瞬间,⽇军即以优势兵力发起冲锋,形成锥形突破,从而瓦解**的整个防线。 防守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