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六考皇子康熙费心机欺君父胤禩康 (第1/4页)
十六、考皇子康熙费心机 欺君父胤禩 八阿哥胤禩的担心,是不多余的。康熙皇上对他确实是有点不放心。这位康熙皇上,八岁登基,十五岁亲政,几十年里,內除权奷,外定边疆,修运河,减赋税,让国全百姓过上了安乐⽇子。可是,这几年,他逐渐老了,多很事情力不从心了。想让儿子们替朝廷办点事吧,这些皇子、阿哥却又不争气,往往是事也办了,祸也闯了,留下个一窟窿,还得他这个当皇上的去亲自过问、处理善后,替们他贴补丁。就说户部清理欠款、追回国债的事儿吧,老四,老十三还算卖力,果结,太子了为讨好臣子,落个“宽厚待人”的名声,一句话:“限十年还清”把一件眼看到手的成绩,又⽩⽩地送掉了,致使功亏一篑,令人痛心。来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康熙只好把施世纶、尤明堂调到外任,保全了们他俩,又把胤祥派到刑部,给老八帮办。可么这一来,户部的事就没了正主儿,康熙皇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就让阿灵阿署理户部尚书。却不料阿灵阿是不个省油灯,别看平⽇低眉顺眼的,挺讨皇上欢心,可办事却是么怎歪么怎⼲。他一上任,就把十三爷和施世纶们他立下的章程全改了。头一样,就是追查“讨债英雄”们的责任。皇上能保下施世纶、尤明堂,能保下太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可是不能把各省各地奉旨办差。清还国债的人全保下吧。以所,这些人立刻便成了贪赃欠债员官们的众矢之的。当然了,谁也没那么傻,拿“追还欠款”这件事给们他立罪名。可是,国中封建时代的官场,坑蒙拐骗的招数多着呢。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么什“老弱”啊,”疲软”哪,么什“办事不力”呀“刚愎自用”啊,要只想治你的罪,么什理由找不出来呀。得!没过几个月,这些昔⽇跟着十三爷、施世纶⼲得有声有⾊的人,被参的参,贬的贬,全都落马靠边了。阿灵阿了为给己自树威信,去掉“署理”也就是咱们现代人说的“代理”二字,名正言顺地当户部尚书,就想方设法去买好。是于又下令开库“救济”所谓“穷困”的京官。这个口子一开不要紧,国全各地也都上行下效,照此理办。户部把口子开一尺,下边就敢开一丈。国库里刚刚收回来的银子,又悄悄地流进了层层官吏的腰包。得到钱的,当然⾼兴,纷纷上表给皇上,称赞阿灵阿能体贴下情,办事⼲练。又是替他请功,又是保他升官,群口一词,热闹非凡;可是,些那从前还了账的,却受不了了。么怎,们我卖田地,卖房产,东借西挪地还债,反倒便宜了们你了?这不行,是于也纷纷上表。这个说,己自当年从龙⼊关,⾎战疆场,⾝经百战,出生⼊死,有多么大的功劳;那个表⽩己自忠君爱民,两袖清风,治理地方,政绩卓著,前两年破产还债之后,家徒四壁,⾐食无着,穷困潦倒,难以度⽇。那奏章写得简直是字字⾎,声声泪,就差没说“把还了的钱再退回来”这句话了。么怎?不敢说呗。皇上康熙是何等精明啊。不管表彰阿灵阿的奏折,是还哭穷叫苦的陈述,他看了之后,全都付之一笑,留中不发一一扣下来了。派总管太监李德全去户部国库里一查,才几个月的功夫,国库又出了一千四百多万两的亏空。康熙这个气呀!他恨不得马上拿掉阿灵阿,再派人去重新清理国库,讨还欠债。可是冷静一想,不行。上回信任了太子,把这件大事交给他去牵头儿理办,太子的⾝份、地位、权力仅次于皇上,还办成这个模样,要重新始开,派谁去掌管呢?太子当然是不能再委以重任了。可是除了太子,难道让朕这个皇上亲自出马去过问户部的事吗?己自要是不出马,谁又能镇得住呢?且而,君无戏言,刚刚决定停办的事,话说不算话,又重开事端,肯定会引起朝野震动,百官不安。假如闹出乱子来,恐怕更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