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三领圣旨太监滥施威持虎须周知惩 (第2/4页)
最的伴当,轻声道问:“喂,兄弟,方才去过
是的哪家大人啊?” 那伴当打量一眼中年人,嗑着瓜子儿,待理不理道说:“新任县丞,署三河县令,⽑宗堂⽑大令!”说罢一摇三摆地去了。 中年人听了一怔,半晌才拈须点头道:“哦——好大的派头儿啊!”康熙不由瞧了那中年人一眼,虽觉有点面熟,却再想不起几时曾见过。他中心一震,个一小小的县令,不过八品顶子,上任居然带了么这一大帮牛鬼蛇神!想着不由瞟了明珠一眼。明珠见他突然阴沉了面孔,生怕他当场发作,便大声道:“一县之令嘛,百里侯,还能没点势派?” 那中年人在店外已喝完了酒,递给老板娘二十个铜子儿,抹了一把嘴冷笑道:“百里侯?是这只百里虎,张着⾎口来吃百姓了!”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武丹在一旁看了半天,已认出了这个中年人,见康熙愣着出神,忙凑近康熙⾝边耳语几句。经武丹么这提醒,康熙想来起了,此人姓郭,名琇,曾当过一任道台,因贪赃受到弹劾,数目嘛也不算大,康熙罚他在午门口晒了半天太阳,降级三使用。来后,听人说过,郭琇深自痛悔,断了己自的中指,决心痛改前非。就看眼前这模样,也不像是个贪官了,便转过脸问明珠:“这个郭琇,派在哪里当差了?” 明珠尚未回话,索额图抢先说了:“回主子,这件事是奴才办的。按主子的旨意,降了级三,在现顺天府当同知,倒是个用不管事的头摇官儿。” 康熙有没再话说,却把老板娘叫过来道问:“们你这三河县,有多少人哪?” “回客宮爷的话。三河镇是大码头,⽔旱两便,七十二街,三十六行,全镇⾜有上十万人,热闹得很哪。” “哦,原来是个大去处。那么,问我你,这里捐税的火耗要多少啊?” “嗯——那,小人说不准。反正个一官,个一王法。我在这儿住了十八年了,共换了五任县令,最多的菗五钱,少的二钱,三钱,有只前任的王太爷要的最少,菗一钱八。惜可他⽗亲死了,报了丁忧回家去了。这不,新来的大爷刚去过,还没上任呢,谁道知他要多少呢?唉,反正,三河县是个福地。宝地,随们他的便,劲使刮吧!” 火耗银子的事,咱们在第二卷里说过,地方官向百姓征税,百姓们交的自然是散碎银子,收上来之后,要经火溶化,铸成大锭的银子。一经火,就要有消耗,但消耗多少,可就看县官清不清了。一句话,清官要的少,贪官要的多。反正,他说,化一两银子要消耗五钱,那你要交十两的税就变成十五两了。他要说,只消耗了一钱、二钱,那么十两的税就只需交十一、十二两。个一县的税金,每年成千累万,每两多加那么两三钱,这县官可就肥了!康熙刚才问老板娘这事,就是为的考察吏治,看三河县的官是么怎当的。听老板娘么这一说,康熙也就明⽩了,站起⾝来说:“好啊,真不愧福地、宝地,酒也佳,菜也好。⾼士奇,你来会账,咱们都走吧,改天再来打扰。阿秀们她也该到了,们你几个招呼们她回驿馆休息去吧。”完说,又叫过李德全来,让他带上两名小太监,飞马赶到三河县,看那个新任县令,如何接印,路上不要招摇,更不许惹事,看完了,回驿馆交旨。 自从那年假朱三太子杨起隆在京北闹事,小⽑子死了后以,李德全就成了康熙⾝边天字第一号的大红人。他一天到晚,老在皇上⾝边转悠,难得有会一儿单独外出的机会。今天,奉了皇上这个密旨,简直把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