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5页)
    第九章    翁如松别过师姊,展开轻功提纵术,追踪暗中攘夺玉-之人。    一条蓝色人影快如飞云掣电。    且喜一路的经尽是山地,殊少行人,无虞惊世骇俗。    攘夺玉-之人,既未谋面,追踪起来,自更不易。    抵达浦城,连一个可疑人物都未遇上,不由使这个初出茅庐的武林奇葩发生了怀疑。    怀疑自己可能追过了头。    他认为以他现时身形之快,武林之中,虽不敢说绝无,却极少有,绝不信抢夺玉-的这个人还会快过自己。    他走路旁一家面馆,叫了一碗面,边吃边在留意来往的行人。    他想到,来时只顾盲目的快赶,没有能够仔细注意地形及岔道。    万一抢夺玉-这人,暂时隐藏起来,或纵岔路溜走,自己再往前追下去,岂非徒劳?    于是,他决定再往回找。    愈走愈觉懊丧,愈懊丧愈觉得脚步沉重。    暮色四合,回到松溪。    因为心里在想着事,几乎和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撞个满怀。    由于老人闪躲的身法健灵活,使他从绝望之中,又生出一线希望,精神立又振奋起来。    致歉、交谈,愈发加深对于老人的注意。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在这里了!”    老人神色顿显张惶。    虽然老人的神色变得快,恢复得也快。    翁如松因对老人注了意,故老人神情的变化,他看得极为清楚。    破绽已露,他反而不知怎么下手才好。    行强硬抢,好是一种盗匪的行为。    他出身名门,是无垢神僧的衣钵传人,那能这么做?    何况,老人只是嫌疑极重,并不确知玉-就在他的身上。    万一仅是一种偶合,岂不难堪?    如说就这样把老人放走,自己仆仆风尘,跑来跑去,为的是什么?    翁如松年纪虽轻,毕竟不是个笨人,又一拱手,恭声说道:“老人家既不介意,在下可要告辞了。”    “请便!”    老人答完,匆匆向前走去。    翁如松亦急步进城。    两个人似乎越走相隔愈远。    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线希望,翁如松肯如此轻易放弃吗?    不,一点也不!    他急步走到适才发声处,向前查看。    那是一条横巷。    横巷内悄无一人。    急忙回头再看老人。    就只这片刻工夫,老人已到了关乡尽头,匆忙得像要逃避什么似的。    翁如松再不多想,立即尾随急追。    初更左右,距离松溪十多里处,两山夹峙,一条石板路曲折通向中间的鞍部。    一个老人正沿着石板路向前急奔。    突然,鞍部处出现了两个人,拦路而立,将老人的去路挡住。    老人煞住脚步,看清拦路的两个人,怒声喝道:“想干什么?”    拦路的左面一个毫不示弱,阴森的说道:“你该知道!”    “知道又怎么样?”    “见者有份!”    “就凭你们两个恶贼?”    老人语带不屑,似乎没把拦路的两个人放在眼中。    “哼!”左面的那人哼了一声,也还以颜色道:“恶贼!你几时又变成了好人?”    听口气,双方似乎出身都不正。    “我虽算不上什么好人,总比你们两个强得多。”    “这些都是废话,如想一人独吞,就得闯过我们这一关。为你着想,还是三个人共同参研,来得合算些。”    “你们的为人,怎能信得及?”    “这么说,你是不同意合作了?”    “也可以这么说。”    “这里地方狭窄,左面山坡上有块平地,足够你施展手脚,也教你输得心服口服,有种就随我来。”    话声中,掠身而起,斜向左面的山峰上扑去。    和他并排拦路,始终未发一言的人,这时却向老人说道:“请!”    他没有和同伴一齐起身,显有监视老人之意。    老人知道不把这两个人打发掉,要想平安离去,已不可能。    他自恃武功远在拦路的二人之上,仅“哼”了一声,便也向左面的山峰上纵去。    那仅说了一句话的拦路人,也紧随老人之后,扑向左峰。    道路两旁,壁立如削,六七丈以上,始见倾斜。    先后拔升左峰三人,均能超越壁立之处,即此一端,已可窥知三人均非普通身手。    三条人影捷如猿猴,拔约五六十丈即为山形所掩。    随后即闻掌风传来,想已交上了手。    翁如松始终尾随老人,保持相当距离,一切经过,自己耳闻目见。    他心头不由暗忖:“老人所得,为拦路二人所见之物,如非玉-,那能这般凑巧?均于此时此地出现?”    他虽已想清这一点,但还不愿贸然出手。    他这样做,也有他的一番道理。    一则,三人口中均未明白道出“玉-”字样,再则,他从无正式交手经验,不知自己究竟能否同时制得住这三个人?    万一不能,让他们跑掉,呈形势所迫,逼得三人联合对付自己,岂不大糟?    他在三人隐去后不久,悄悄的,从稍远地方掩上峰去,隐身暗处,观察交手状况。    和老人交手的,是那个说话最多的一个。    老人原本没把拦路的两个人看在眼中。    那是因为他们本就相识,各人武功修为的深浅,彼此都知道得相当清楚。    不过这种情形,已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老人敢于自恃,也就凭着这一点。    不想十多年后的今天,两人已非昔日相比了。    仅是其中的一个,交起手来,老人已深深感觉到,自己仅仅稍占上风,要想获胜,已非三两百招之内所能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