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极品洋妞  (第3/4页)
,赵岩还未看刘源提交的行政报告,不过从赵全报告的情况来看,美洲舰队已经发展愈加壮大,也就意味着能抢到更多的钱,再加上加州的金矿,以及纺织业的贸易方面,美洲方面的财源还会扩大。    大明境内的商业上,银行目前已经开遍山东,正在朝江南进军,以后能调动的银子也就多了。    纺织业依旧是势如破竹,南方的纺织业在山东这种先进机械的优势下节节败退,纺织业的盈利也会进一步扩大。    最近玻璃在装修方面的应用,也被山东商人推广到了南方各地,那些有钱人哪一个不把家里装上几个天窗、玻璃窗的,这方面的盈利今年已是一片飘红。    不过在玻璃镜方面,现在已经冷却了许多,但胜在慢慢走向平民化,只要进行了平民化的销售,那赚的钱也就大了,只不过现在不能直线跳水,否则很容易引起无边的怨念。    钢铁也是优势行业,只不过钢铁这东西运输不是那么方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盈利上涨得不是很快,不过在北方却是很有统治地位。    银子挤一挤还是有的,只不过是赤字方面的问题罢了。    没了满清方面的压力,赵岩自然萌生了一些寻花问柳的念头,只不过时局还不容赵岩撂担子。    赵岩的敌人并不止满清一个,最大的敌人,还是大明的各种不公正的现象,例如那些不纳税群体。    只不过赵岩还未对他们宣战,一旦向他们宣战,那时局便不是今天这般平静了。    吃完早餐,赵岩就开始处理公务了。    莎莲娜很安静的坐在他的身边,显然对外面有些恐惧。    赵岩拿起刘源的行政报告看了起来。    报告上说,他们已经在加州开辟出了三十万亩棉花地,印第安奴隶也已经达到了三万人之众。    纺织厂也已经陆续建造起来,造船厂的规模也正在不断扩大,但是人力却是比较短缺。    刘源在结尾处,还附带了一份印第安文明的报告。    报告中指出了印第安文明与古中国的文明的许多相似之处,就如语言方面,印第安语言与中国古汉语有大量的词汇发音重叠。    同时他们的文明中也有龙这种东西,同样是用来降雨的。    刘源认为印第安人很有可能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只不过发展上十分缓慢,在此时还处于石器时代。    同时刘源建议在美洲善待印第安人,甚至完全接纳他们,取消强迫性的奴役劳动,给与平等待遇,再让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一来便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赵岩看到刘源的报告后,楞在那大半天。    他对印第安文明的了解,其实非常模糊,赵岩只知道他们被美国人屠杀了,只在保留区里还有一点人。    原本他的意思,也是走美国人的老路子,先杀光了,然后把汉人移民过去,建立一个新大明。    不过印第安文明与中国古文明有很大的相似程度的现象,立即引起了赵岩的高度关注,甚至动摇了他的打算。    要说印第安文明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赵岩是不认同的。在更原始的古代,中国人根本没办法跑到美洲去。    更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千年时间里,肤色就变得和在亚洲时不同了,未来的考古也未发现印第安人的肤色原来是和亚洲人的黄种人完全一样。    不屠杀印第安人,世界民族格局就和原来的不一样了,赵岩真的无法预料这个民族会做出什么来。    人对未知都是恐惧的,赵岩也不例外。    不过刘源在报告中提到,印第安人非常安静且崇尚自然,民族的本性中没有什么强盗风格。如果再加上语言和文明的一些相似部分,同化印第安人的确是有较大的可行性。    只是赵岩还是很犹豫,于是将这份报告移交参谋部进行讨论。    …    话说朝鲜,黄台吉自从多尔衮逃离之后,便一病不起。黄台吉在三月十四这天醒来后,便让大军走东面山区,他依旧想要碰碰运气。    然而当六万大军到达东部山区后,直接撞到了赵岩去年派人在那里建起的关隘。    那关隘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面的火炮架得密密麻麻,一通炮轰下去,便打消了黄台吉强攻这处关隘的念头。    在强大的火炮下,去攻打这样的险关绝对是找死。    辗转之下,黄台吉又退到了铁山,只见鸭绿江对岸哨卡林立,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定数量的明军,江面上更是战船来回巡视。    想要过江,只能强渡    然而此时清军的军心已经不稳了,各种流言在军中飞快的传播,有说辽东已经被明军攻下的,有的说明军已经已经把多尔衮招降了,甚至有流传,多铎已经在辽东称帝了。    眼看军心就要蹦乱,黄台吉连忙让人严正视听,编出了一个明军只占领镇江,豪格已在辽东杀了数万明军,多尔衮只是先乘船回辽东围歼明军的谎言出来。    但谎言毕竟是谎言,一开始清军上下还十分相信。    然而时间一直拖到了三月低,鸭绿江对岸的明军防线却愈加严密,黄台吉也有带领他们冲过鸭绿江。    谎言渐渐被看破,只不过全军上下都在搞辟谣,此时却是不能乱说的,只能睁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