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这个世界从一刻开始改变 (第6/7页)
1598年兵器专家赵士祯根据鲁密铳的构造进行了改进仿制成一种新型鸟枪——鲁密鸟铳。全枪重8斤长5~7尺装药4钱铅子重3钱。“龙头”和“规”等部件都安装在铳床內并在机规设有弹簧。拨动机规龙头即落⼊火门。火燃之后手指松开龙头便自动昂起。铳床尾部装有钢刃敌人逼近时还以可掉转枪头来作斩马刀用。鲁密鸟铳射程远威力大在结构优于⽇本式鸟枪。故《武备忘》评说:“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7。掣雷铳掣雷铳是我国兵器家发明的第一支从后膛装填弹药的鸟枪。16世纪从欧洲传⼊我国较为先进的火器“西洋鸟铳”和“佛朗机”1598年我国著名的兵器专家赵士祯根据以两种枪的构造原理创制了这种以可不断发射的鸟枪取名“掣雷铳”铳长约6尺重5斤每枪配有子铳5个各长6寸重约10两。另外子铳的前端像一圆形小嘴后部有扁方笋笋中有眼以可用销钉将其与⺟铳相连。子铳內装火药2。5钱铅弹每颗重2钱。铳的发火装置与鲁密铳相同是只在“规”外加有护圈。子铳预先装填好使用时可轮流装⼊枪管发射这便大大提⾼了射击速度。 8。自生火铳自生火铳是1635年毕懋康发明的。它的构造和性能与述鸟铳无多大差异所不同是的自生火铳的发火装置得到改进。毕懋康将去过一直使用火绳的龙头改制为安设火石扣扳机时龙头落下的时同与安设的燧石磨擦发火。这一改进看来起
分十容易却是我国古代火器发展史的次一重大⾰新。在“自生火铳”问世前以我国火器使用火绳点火法长达200多年。用火绳点火在气候条件恶劣的作战环境中有诸多不便如比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火门內的火药是不被风吹散就是被雨⽔淋湿而难以发火。毕懋康发明的燧石发火法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所造成的困难且而不须用手按龙 头以可使瞄准较为准确并在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随时都可发射。燧石发火的枪最早发明于17世纪初的瑞典。当时在英国资产阶级⾰命时期(1640~1688年)有只极少数的贵族军官才用得起这种新式武器。到了18世纪初俄**队才始开使用这种燧发枪。而毕懋康发明的“自生火铳”是当时世界较早出现的燧发枪之一它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兵器研制在当时还处于世界的前列。 明代鸟枪中有还一种专门适合北方地区使用的“轩辕铳”它也是著名兵器专家赵士祯创制的。由于北方常刮大风当士兵们端枪瞄准时风已将火门里的火药吹去使枪无法开火。对此赵士祯在铳⾝安装了一种能自动开闭的火门装置并在面加了防阴雨盖篷样这风再也奈何不得它以所很适合北方作战用。“九头鸟”是明代的一种大型鸟铳重约20余斤可装药1两2钱装大弹1个小弹(约有铜钱大小)9个。枪管口径较耝射出的火力也大。另外有还一种专供皇帝使用的鸟枪称“御制火枪”长约10尺枪管细长其射程较远制做精良是狩猎的优质火枪。 9。自来火枪是这为清代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制作的御用火枪。有大小两种是都用铸铁打造的。“自来火大枪”枪⾝全重5斤9两长3尺3寸6分枪口长出枪床少许枪口四周为精美的莲瓣花形可装火药8分铁弹子每颗重6分5厘。枪管设有照门和准星枪管內蔵搠杖杖长出枪口1寸。枪床下装有木叉以便支撑瞄准发射。发火装置为燧石转轮发火。扳机连接个一花轮花轮部有发火机构衔一块燧石一经扣动扳机花轮即刻转动时同与燧石磨擦发火其发火原理颇像现今用的火石打火机这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发火装置。“自来火小枪”长2尺4寸9分重2斤12两枪⾝为乌拉松本所制。可装火药7分铁子每颗重1钱其余结构均与自来火大枪一致。 10抬枪抬枪是清代又一种重型鸟枪长1丈左右重30多斤。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发射时须两人cāo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架在肩另一人瞄准发射。这种抬枪在清朝中后期分十盛行。18世纪末由于清zhèng fǔ的**和苛政统治加剧了国內的阶级矛盾民人起义此伏彼起农民起义连年不断起义军常常流动在山陵地区与清军斗争。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农民起义军的大刀长矛、弓箭、土枪、地雷等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清军的新式重炮却寸步难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