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家证果 (第1/8页)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是这本经的第一章,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序,从这一章始开,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是都属于正宗分,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 “佛言”是文言文,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跟现代的⽩话不太一样,以现代翻译的话,应该是“佛说”“言”就是说的意思,佛说或者佛云,等于儒家《论语》一始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孔子说;以所“佛言”就是佛说。 “辞亲”辞,就是辞别。亲,就是⽗⺟亲或亲戚朋友,为么什要辞亲,目是的要“出家”辞亲而出家,以可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一、辞别亲人,奉⽗⺟命出家: 征求⽗⺟允许:佛在世的时候,个一人要想出家,必须经过⽗⺟的同意,才以可出家;要是⽗⺟反对的话,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接受他出家的。 ⽗⺟授命出家:儿女在⽗⺟的安排之下而出家的。好象我,就是奉⽗⺟之命,出自⺟亲的意思才出家的。这句话,们你听了或许会得觉好笑,却是事实。为因我九岁就出家了,试想,个一九岁的小孩,如果说:“我出家要了生脫死,要成佛作祖。”简直是讲大话,谁也不会相信的,对不对? 的我故乡是江苏泰州,那时家家奉佛,一眼看下去,就会看到好多的寺庙,正象在菲律滨,到处是都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在我家乡,信佛的人太多了,个一家庭,假如有三个孩子,定一会有个一出家的,以所,出家在们我家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我八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得了伤寒症,发⾼烧,烧了几天几夜,在那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我差不多就要一命呜呼了。当时,我⺟亲和姨⺟,就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说假使能够救回这个孩子一命的话,定一送他出家。以所我说的我出家是奉⽗⺟之命,是这
的我出家因缘;不过,我能够出家,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跟大家研究佛法,总算不辜负⺟亲和姨⺟的慈命,也认为走上出家这条路是常非正确的。 二、辞离亲族,以便断除缠累:家庭是一种拖累,往往障碍了们我道业的上进。们我要奉佛,想修学佛道,必须要远离家庭的恩爱,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修学佛法、宏法利生。此因,出家定一要舍离所的有亲属。 关于“出家”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就是出离家庭,好象大家所见看的,离开了家庭,到寺庙过生活,负责佛事,修学佛法,就是出家。 广义:有出必有⼊,以可分为两种意思来说明: 出世俗家,⼊真谛家:就是出离了世俗之家,也是出“三界火宅之家”佛经中常常把三界看成为火宅,煎迫着们我,使们我痛苦万分。透过修行,们我的烦恼能够断除了,再也有没痛苦,不再受生死轮回,而进⼊殊胜的境界,那就是⼊了真空之家。 出五蕴家,⼊法⾝家:五蕴,就是⾊、受、想、行、识,它束缚着们我的生命,以所
们我流浪在生死苦海当中,经过了修持,们我不断地培植福德与智慧,滋润们我的法⾝,到了后最,断尽了一切烦恼,不再在苦海中生死浮沉了,样这,就是脫离了五蕴生死之家,而趋⼊法⾝之家。 狭义的出家,属于事相上的出家,们我修学佛法,最⾼的目标,是追求广义的出家,从理性的修持上以期达到出离生死之家,获得大自在、大解脫。总而言之,有只事理圆融的出家,才是真正出了家。 出家,国中古时候有位径山禅师曾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们你不要为以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