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第3/3页)
代都曾产生己自时代的颂歌,歌颂己自时代深受爱戴的政治领袖,歌颂为己自的民族、阶级、家国建立功业的英雄,歌颂文王的诗篇,就是在上述现实基础上理所当然的历史产物。 如同每个时代的颂歌都体现它们产生时的时代精神,文王颂歌也打上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时代烙印。诗篇歌颂他是天之子,具有非凡的人格和智慧,是道德的楷模,天意的化⾝,赐予民人光明和幸福的恩主,是把他神圣化、偶像化了。 这篇诗与其他的文王颂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除了歌颂之外,作者还以深谋远虑、富有政治经验的政治家的识见,向时王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戒,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永安。 全诗七章,每章八句。第一章言文王得天命兴国,建立新王朝是天帝意旨;第二章言文王兴国福泽子孙宗亲,子孙百代得享福禄荣耀;第三章言王朝人才众多得以世代继承传统;第四章言因德行而承天命兴周代殷,天命所系,殷人臣服;第五章言天命无常,曾拥有天下的殷商贵族已成为服役者;第六章言以殷为鉴,敬天修德,才能天命不变,永保多福;第七章言效法文王的德行和勤勉,就以可得天福佑,长治久安。 很明显,穿贯全诗始终是的从殷商继承下来,又经过重大改造的天命论思想。天命论本来是殷商奴隶主的政治哲学,即“君权神授”统治者的权力是天帝赐予的,奉行天的旨意实行在人间的统治,统治者所做的一切是都天意,天意永远不会改变。周王朝推翻殷商的统治,也借用天命,作为己自建立统治的理论根据,而昅取殷商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天命无常”、“唯德是从”上天只选择有德的人来统治天下,统治者失德,便会被⾰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来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兴周的。以所文王的子孙要以殷为鉴,敬畏上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是这此诗的中心思想。 全诗有没空发议论,而是通过对文王功业和德行的歌颂,以事实为依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歌颂文王福泽百世,启发对文王恩德的感戴之情,弦外之音就是:如果有没文王创立的王朝,就有没今⽇和后世的荣显。作者又以殷商的亡国为鉴戒,殷商人口比原来的周国多得多,却因丧失民心而失败,再用殷贵族沦为周朝的服役者这一事实,引起警戒。全诗恳切叮咛,谆谆教导,有劝勉,有鼓励,有启发,有引导,理正情深,表现了老政治家对后生晚辈的苦口婆心。在文王颂歌中,是这思想深刻、艺术也较为成功的一篇。 全诗七章,章八句,五十六句中除三句五言外,均为四言,章句结构整齐。每章换韵,韵律谐和。最突出之处,是诗中成功地运用了连珠顶的真修辞技巧:前章与后章的词句相连锁,后章的起句承接前章的末句,或全句相重,或后半句相重,样这,语句蝉联,诗义贯串,宛如一体。这篇诗的蝉联,除了结构紧凑,还起换韵作用,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每四句承上语作转韵,委委属属,连成一片。
曹植《赠⽩马王彪诗》本此。”方⽟润《诗经原始》还说:“曹诗只起落相承,此则中间换韵亦相承不断,诗格尤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