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功一件 (第1/2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功一件 大清早,老爷子徐昌匆匆赶回来,见徐谦在鸿胪寺这里打盹,一时不知该不该叫醒他,这时徐谦却是醒了,徐谦道:“爹,事情如何?” 徐昌振奋精神,道:“果然有了线索,天亮之后,在案发之地现发有⾎迹往东边的方向去,爹立即带着人去查,果然现发了一处地方有蹊跷。” 徐谦连忙道:“爹就不要卖关子了,直说了罢。” 徐昌道:“在那儿有处商行,明面上做是的生意,可是里头的伙计人等是都深居简出,东家也是极少露面。近来是不商贾们蜂拥去如意坊吗?按理说做生意的终究是希望多条路子,就算你舍不得去那儿挂牌,至少也该去那儿坐一坐、看一看,可是这东家却是不为所动。更蹊跷是的
们他的货物,们他的货物一般是运到了北通州,却在京师里寻买主,要想买货,就得去北通州看,是只…乎似
们他有固定的买主,以所这生意也做得下去。” 徐谦不由道:“们他是哪里人?” 徐昌道:“是福建人,所雇用的伙计也多以福建人为主,东家应当是泉州人氏,在京师已有七八年了。” “七八年…”徐谦喃喃自语,道:“七八年的光景,由此看来,这些人应当是倭寇在京师销赃的人手,倭寇抢掠到的货物,己自未必用得上,另一方面,又需要有人给们他补给,此因便在內陆广设分销点,将这些赃物通过特殊的渠道运来。然后再换成现银,与此时同。购买大量的物资出海,对盘踞各岛的倭寇进行补给。是了,所谓的倭寇根本就是不潜⼊京师,而是早已在京师潜伏好了,这次一刺杀行动,直接调度人手即可,京师会有样这的销赃据点,杭州、通州、泉州只怕都有,每年抢掠么这多的东西,若是不能脫手。又有么什用处?爹,这些人要严密监视来起。” 徐昌握紧腰间的刀柄,道:“爹回来问你,便是来和你商量,是否在现动手拿人?” 徐谦头摇道:“不成,先盯着看看,暗暗盯着,们他飞不出去,在现贸然拿人。若是恰好们他的东家不在,又当如何?既然要做,就务求做到一网打尽。” 徐昌也得觉有道理,点头道:“不错。贸然拿人确实不妥,那我就叫徐勇们他盯住了。” 徐谦微微一笑,道:“一旦确认这商行里的主要骨⼲都在里头。就立即动手,爹。你也乏了,这里让我着看吧。你先回去歇息。” 徐昌瞪大眼睛:“老子歇不歇要你来教,你要休息,自管就去,爹当年在钱塘的时候,两天两夜合不上眼都无妨,稚儿还在家呢,她有⾝孕,你该回去看看。做人丈夫的,总不能⽇夜都不着家。” 徐谦咋⾆:“是这
么什道理?当年娘在世的时候,也没见你回来几趟,反倒说起我了。再说我方才经已打过了盹儿,在现精力充沛,也睡不着,爹早些去歇一趟,待会儿及早来接的我班,否则等我的真困了的时候,谁来管事?” 徐昌听罢,也得觉有理,打声招呼,自然回家不提。 倒是徐谦眨了眨困顿的眼睛,打了个哈欠,也是一股困意袭来,却只能忍住,故作无事地背着手在鸿胪寺闲逛。 信步到了倭人使团们的地方,恰好见到王芬款款在亭中吹笛,笛声悠扬,宛如仙音。 徐谦止步,用心静听,不觉困意少了几分,王芬却是瞧见了他,道:“徐大人竟也懂音律?” 徐谦上前,笑昑昑地道:“音律固是不懂,可是初闻妙音,倒也能沉浸其中罢了,这吹笛之法,连倭国也有吗?” 王芬收了笛子,上前款款行礼,道:“倭国倒是也有,乃是天朝流传进来的,不过小女子的吹笛之法却是⽗亲传授。” 徐谦不由感叹:“令尊乃是雅人,既是雅人,何故去倭国定居?” 王芬道:“机缘巧合罢了。” 徐谦也不追问,王芬眨眨眼,问他道:“不知昨夜的凶案,可有眉目了吗?殿下然虽未醒,可是昨夜受了惊吓,待会儿来起时必定要询问,若是大人得觉没么什忌讳,不妨相告。” 徐谦淡淡一笑道:“倒是有了些眉目。” 王芬喜道:“既是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 正说着,个一倭人飞快过来,对王芬用倭语低声说了几句话,王芬失望地道:“大人,殿下经已醒了,要请小女子去问话,先行告辞。” 徐谦挥挥手道:“去吧。” 王芬带着那倭人,已朝一处阁楼款款而去。 徐谦目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